沈帥青:「走塑」任重道遠 實際運作須兼顧

City

發布時間: 2018/10/26 00:10

分享:

分享:

作者Facebook專頁

歐盟早前宣布,將在未來禁制多種塑膠產品,前提是此類產品有廉價替代品。若不顧社會實際情況強推環保政策,恐難為人接受,港府實施走塑政策前,應評估社會能否接受。

歐洲委員會以大比數(571比53)通過一項動議,禁用在海中最常見到的多種塑膠產品,包括碟、餐具及飲管,亦要求污染者支付清潔費、及成員國加強宣傳即棄塑膠產品的危害。但有關禁令亦非一刀切,動議設下的前提是,所禁的產品能以較環保及相對廉價的產品替代。

塑膠污染已達高度危險水平,奧地利環保署周二(23日)宣布,首次在人類排洩物內發現微塑膠,反映塑膠垃圾一旦流入自然生態、被海魚等生物吃下,會透過食物鏈進入人體。研究人員Phillip Schwabl表示,體積最小的微塑膠可進入血管甚至肝臟,科學界仍未知其對健康可帶來何類損害。

據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朱漢強表示,港人日均棄置600萬個膠樽、每年用掉90億件即棄餐具。港人製造大量塑膠垃圾,終將自食其果,綠色和平今年指出本地市面上6成野生烏頭魚、及其他海鮮包括如青口和龍蝦,皆含有微塑膠。

今年施政報告指出,港府將推出新措施,包括帶頭在政府場地加設飲水機及禁止提供膠飲管和發泡膠餐盒,又要求在政府場所內經營食肆的營辦商,避免使用即棄塑膠餐具。 此外,港府會研究管制甚至禁制即棄餐具。

此類禁令出於保護環境,亦迎合國際趨勢,推行實有必要,但仍需考慮不同行業的現實。台灣今年2月宣布,將會在明年2月禁制即棄飲管,惟在當地引起輿論反彈,不少人認為有礙他們享受當地特色珍珠奶茶,甚至有名嘴在電視節目上演以湯勺飲用表達不滿。

本港立法會議員張宇人上月表示,港府有意為小商家提供20萬套可重用餐具,食客每次拒絕要即棄餐具,可儲到一個印花,儲滿6個即可換取一套可重用餐具。港府若要鼓勵市民減用飲管,可考慮以類似鼓勵方式,增商家及消費者環保意慾。

禁令亦毋須一刀切,例如英國政府周一(22日)宣布將會禁制飲管、飲品攪拌器及棉花棒等即棄塑膠產品,但表示明白不少人因醫療因素需要飲管,現正進行公眾諮詢,考慮豁免藥房、餐廳和酒吧等。

走塑政策短期內推行,商家成本勢必見增,且可能影響有醫療需要人士。港府應參考外國經驗、評估本地情況,謹慎推行走塑。

各地貼地減塑政策

  • 美國:加州今年成為美國首個禁止餐廳主動提供飲管的州分,顧客若需要飲管,必須主動向餐廳提出要求。餐廳若違反有關禁令,最多可被罰款300美元。
  • 英國:政府有意在2019或2020年禁制塑膠飲管、飲品攪拌器和棉花棒,但表示明白不少人因醫療原因需要飲管,考慮豁免餐廳、酒吧和藥房,允許此類場所為有需要人士提供即棄飲管。
  • 印度:孟買今年6月宣布禁用膠樽和膠袋,首犯可被罰款5,000盧比,最多可被罰款25,000盧比和監禁3個月。有關禁令不適用於食物包裝和垃圾袋。

撰文 : 沈帥青